首页 >  资讯 >  详情

达利食品手握八大品牌扣非连降四年 许世辉家族八年无再融资拟53亿私有化

2023-07-10 09:49:16来源:金融界

达利园、可比克、和其正、豆本豆,每一个都是响当当的品牌,也是这些知名品牌支撑着达利食品(03799.HK)及许世辉家族。

如今,福建前首富许世辉家族作出惊人之举——达利食品从港股私有化退市。


【资料图】

6月27日晚间,达利食品及要约人融世国际发联合公告称,融世国际要求董事会向计划股东提出建议,拟通过计划安排方式私有化达利食品,撤销达利食品于联交所的上市地位。此次退市要约收购股份的总代价为57.07亿港元(约合人民币52.65亿元)。

达利食品给出的退市理由是,公司价值被低估。达利食品年度盈利30亿元左右,吊打A股市场上不少食品类公司,但市值反而不及部分A股同行。

公司股价长期破发,在港股鏖战8年的达利食品未曾进行过股权再融资。

尽管手握八大知名品牌,但达利食品的经营并不理想。近4年,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(以下简称“扣非净利润”)持续下滑。

创新动力不足,退市后,不论是否回A,达利食品仍将面临挑战。

退市降本的首富家族

上市八年后,达利食品走到了退市这一步,是无奈之举,也远低于许世辉家族预期。

6月27日晚间,达利食品及要约人融世国际发联合公告称,融世国际要求董事会向计划股东提出建议,拟通过计划安排方式私有化达利食品,撤销达利食品于联交所的上市地位。

6月20日,达利食品筹划本次私有化停牌的最后一个交易日,其收盘价为2.72港元/股,总市值372.48亿港元(约合人民币345.26亿元)。

本次私有化,达利食品的注销价为3.75港元/股,较停牌前溢价37.87%。

此次退市要约收购股份的总代价为57.07亿港元(约合人民币52.65亿元),根据计划支付的总代价将以内部资源及/或外部融资的方式拨付。计划生效后,融世国际将持有已发行股份约96.11%,招商永隆将持有已发行股份约3.89%。融世国际由达利食品许世辉家族全资持股。

目前,达利食品大股东为DivineFoodsLimited(简称为“DF”,下同),创始人许世辉通过DF间接持有达利食品85%的股权。

2015年11月20日,达利食品登陆港交所,首发价格为5.25港元/股,融资88.9亿港元。当时,达利食品风光无限,成为当年全球消费品项目最大的IPO、福建省近8年上市市值最高的企业。IPO后,许世辉家族身家一度高达506亿元,成为2016年福建首富,并在随后三年蝉联首富宝座。

然而,这样的趋势并未延续多久。

K线图显示,上市首日,达利食品的股价就破发,2018年初,股价一度达到6.82港元/股的高点,其余时间段,股价长期处于5港元/股下方。今年5月下旬,股价一轮急跌,5月24日开始,成为2港元/股。

许世辉家族宁愿拿出57.07亿港元私有化,也不愿待在港股市场,到底是什么促使其作出这个决定?

达利食品私有化退市,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股价长期低迷。公告称,公司已丧失维持上市地位的优势,股权集资能力有限。股价表现不理想对公司业务发展造成不利影响,私有化利于公司实施长远策略。

上市以来,达利食品未进行过配股、优先股、增发等股权再融资。公司首发募资88.9亿港元,用于开发、推广新产品、扩充产能、搭建销售渠道和品牌推广、补充营运资金等。

Wind数据显示,2015年至2022年,达利食品累计派发股利201.85亿港元,分红率54.41%。

公司挂牌上市,每年需要向交易所交纳不菲的费用,在港交所挂牌也是如此。年报显示,近几年,达利食品每年需要支付年审等服务费用520万元左右。

从港股私有化后,达利食品每年就会节省出年审等服务费用520万元左右。此外,如果不再考虑上市等,还可节省中介费用。

研发投入增长缓慢创新临挑战

达利食品估值偏低,除了港股市场外,还有一个重要因素,公司缺乏想象力。

达利食品对估值不满,是有底气的。公司旗下有达利园、可比克、和其正、乐虎、豆本豆、好吃点、美焙辰、蓝蒂堡等八大市场上叫得响的知名品牌,2015年在港交所上市后,公司每年的净利润都在30亿元左右。

对比A股同行,7月7日,盐津铺子市值为158.62亿元(约合171.93亿港元),其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(以下简称“净利润”)为3.01亿元。达利食品的净利润约为盐津铺子的10倍,但市值仅约为其2倍。

不过,达利食品也备受市场诟病,公司崛起之路是山寨之路。好丽友派、乐事薯片、红牛与加多宝、维他奶等,都是曾经细分行业红极一时的品牌,达利食品对应地推出了蛋黄派、可比克、和其正、豆本豆等。

借助明星代言,砸重金狂轰乱炸式营销,这让达利食品的产品迅速走红。为其代言的明星有周杰伦、陈道明、孙俪等。

2015年,达利食品营业收入168.65亿元,销售费用20.46亿元。2018年至2021年,营业收入为208.64亿元、213.75亿元、209.62亿元、222.94亿,对应的销售费用为33.77亿元、36.77亿元、35.55亿元、38.84亿元。2022年,营业收入为199.57亿元,销售费用为35.36亿元,年销售费用均超30亿元。2022年,公司销售费用率为17.72%,较2015年的12.13%上升5.59个百分点。

此外,在渠道建设方面,达利食品也舍得花力气。

不过,传统的发展模式似乎有些过时了。达利食品的营业收入止步不前,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持续下降。

2019年至2022年,公司实现净利润分别为38.41亿元、38.49亿元、37.25亿元、29.90亿元,同比变动3.31%、0.21%、-3.21%、-19.73%。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4.98亿元、34.19亿元、30.52亿元、24.43亿元,同比下降0.15%、2.25%、10.73%、19.95%。连续四年下降,2022年的扣非净利润较2019年减少了整整10.55亿元。

由此可见,达利食品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。如果说近几年受疫情影响,那么,2019年并没有受到疫情影响,公司的扣非净利润也已经下降。

近年来,虽然达利食品手握八大品牌,但是,随着技术成熟、商业模式普及,行业门槛越来越低,进入者增多,行业内竞争会变得更加激烈。

而商业生态环境在变迁,重营销轻研发的达利食品,难以创新推出富有想象力的新品,其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。

2018年至2022年,达利食品的研发投入分别为0.59亿元、0.62亿元、0.65亿元、0.69亿元、0.75亿元,并无明显增长。2022年,公司的销售费是研发投入的47.15倍。

本文源自:长江商报

关键词:

[ 相关文章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