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 资讯 >  详情

马上评|文学自在人心

2023-03-28 15:56:39来源:澎湃新闻

一场作家对谈,入场票居然炒到万元,这样的场景让人仿佛回到了20世纪80年代——那个充溢着激情和理想的文学黄金年代。近日,在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思群堂,作家王安忆与余华进行了一场“现实与传奇”的对谈,仅前一个小时华师大的视频号就吸引了16万人在线观看,一个小时后数据又飙升到40万人。

2001年,美国著名解构主义文学批评家希利斯·米勒写作《论文学》一书,2007年,《论文学》的中译本在中国推出,书名为《文学死了吗》。彼时,一石惊动四海,引发了中国文艺学界的激烈讨论,众多学者撰文回应米勒和其“文学终结论”,或批判或澄清,一时嘈切错杂。

文学会死吗?在文学逐渐边缘化的当代社会,恐怕每一个文学爱好者都不禁会追问同样的问题。时隔十几年,面对思群堂里澎湃的文学热情,我们今天可以放心大胆地说,文学没有死,更不会死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其实,边缘化不过是文学的常态,没有必要把作为常态的文学“边缘化”理解为文学的终结。在急功近利的社会中,文学的价值常常被忽略,被当作是茶余饭后的无聊消遣,所以很容易得出“文学衰亡”的结论。但是,这种功利态度并不是评价文学价值的合理尺度。认为“文学死了”的深层心理,是功利主义的大行其道与精英立场的自恋固守。

文学自在作品。在对谈现场,主持人提问“见到余华老师,大家想到的第一个作品是什么”,现场不约而同地回答:《活着》。是的,文学作品自身即是文学不死的招牌原因之一,其生命力造就了每部作品均独具神秘性。

文学的永恒,源于每部优秀的作品都饱含独特内蕴和艺术,并以此赋予读者思考盛宴。

因为个体的秘密具有不可重复性,每一部成功的作品都将打开全新的世界,读者也透过作品领会新世界,在心理认知、情感体悟、思想共鸣等精神领域收获心灵冲撞,并依据个体经验构想自己的心灵世界。这种创造性是影视、图像等新媒介无法提供的。就像纳博科夫在《文学讲稿》中所说,“没有一件艺术品不是独创一个新天地的。”

文学自在生活。只要人的生活还在,文学就会流淌不绝。现实生活与文学世界的关系,正如王安忆在对谈中所说的那样:“有些东西貌似传奇,但它底下还是我们普通的日常生活。”余华在对谈中也说道,“现实是文学的基础也是出发的地方。作家总要去现实里提取素材,但提取出素材之后处理的方式不同。”

这就是说,文学世界虽然运用了现实生活的某些特质,具有写实的外壳,但是其本质是对现实的反叛。这种反自然、反现实、反逻辑的虚构性,并不是对现实生活的简单临摹,也不是对现实生活的简单再现,它拥有自身的独立性。而正是这种独立性,决定了文学拥有永不枯竭的生命力。

文学自在人心。余华在对谈中说,AI可以“写出中庸的小说,但写不出个性的小说”,它的作品只能是“完美且中庸”。在文学领域内,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技术手段,可以改变文学艺术的生产方式和文学作品的范式,但它仅仅是经过算法分析模拟人类情感创造出的产品,只能利用大规模的文本和数据来剖析读者的心理状态,找到普遍的心理规律,给文本进行抒情性的加工,从而达到一种交互的过程。这与文学审美中具有原真性的艺术作品有本质上的差异。

王国维有言:古今之成大事业、大学问者,必经过三种之境界:“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”,此第一境也;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”,此第二境也;“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”,此第三境界也。

如果说,对于第一境界的广泛学习和了解,AI可以游刃有余,那么在第二境界中,创作主体受到的身心折磨,孜孜不倦地寻找与世界的沟通方式,在磨炼中逐渐形成优质的品性,这种消耗与失去的代价、追寻与获得的快感,AI恐怕就难以体会了。

更何况,怀抱超功利性的纯真之心进入文学创作自由国度的第三境界!那是艺术与人生彼此激烈碰撞写意出的两个不同世界,再经过逐渐的温柔融合,最终塑造出一个全新境界。这只能是人可以达到的生命高度,AI爱莫能助。

文学是人学,无论人“异化”到什么程度,构成人本性的基本元素永远都不会改变,人永远都会是活在时间长河里有感情的语言生命体,文学是人唯一自由的、个体性的、审美性的语言表达方式。

我们当下的命题只是:在一个新媒体崛起的世界,文学将何去何从?

文学是一种生命书写和灵魂书写,是一个个洞悉人类生存境遇的心灵世界,只要人不“死”,语言不“死”,人的表达欲望、幻想和怀念不“死”,作为人本性的文学就不会死。这可能是一场火爆的对谈,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。

责任编辑:

关键词:

[ 相关文章 ]